「在職場上打拼,實力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 而運氣,就是來自於你和球隊、教練之間的關係。」
上篇文章中,Wayne 和大家分享了他是如何從一名國際學生,一步步走進美國大聯盟球隊。在這篇文章中,他要著重分享進入 New York Mets 工作的經歷以及他在球隊的十年生涯。
01 通過 Winter Meeting 進入紐約大都會隊
說到這部分的經歷,Wayne 也推薦想要進入棒球界工作的學生,每年可以注意美國職棒的 Winter Meeting,積極尋找機會和平台展現自己。
02 亞洲人在美國職場的優勢和劣勢
在台灣讀書長大,並且在美國職場已經有超過 10 年經驗的 Wayne 很清楚地看到了亞洲人在美國職場的優勢和劣勢。在優勢方面,亞洲人可以長時間工作,也時常想把事情提前做好,同時也非常負責任。Wayne 的主管每天下班都會問「Wayne 你可以回家嗎?」因為一開始 Wayne 會工作到很晚,而且和亞洲人普遍的想法一樣,認為主管還沒走,我就不能走。而美國人認為你達到你的責任、完成你的工作就夠了,不需要做額外的工作。因此,Wayne 的主管一開始最常對他說的就是「Wayne 你可以下班回家了」。
當然亞洲人也有劣勢,其中最大的應該就是語言和文化交流方面。身為國際學生,需要時間去適應美國的環境和文化。除了基本的英文,還有英文裡很多 special terms 要去學習,才能真正聽懂美國人在講什麼。同時,交流中很重要的就是聽懂美國人的笑話。如果你能夠跟美國人講笑話,那你就真的成功掌握這個語言了。
03 面對挑戰 立足美國大聯盟
在大聯盟的新人年,主管問 Wayne 要不要去 sales 部門,有一個新創的崗位,需要 Wayne 去做很多面向的工作,不僅是 sales,還有marketing、PR (public relations)、community outreach (針對華人市場)。未來的工作也需要 Wayne 在 sales 部門有一定的經驗。Wayne 一開始覺得 sales 是個油嘴滑舌的工作,並沒有很想成為一名 sales。但因為主管的建議,Wayne 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挑戰看看。
Sales 的工作充滿了挑戰。對於新人來說,一天要打 50、80、100 通電話給陌生人,是非常大的挑戰。Wayne 第一個月碰壁很多次,但他沒有放棄,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在 sales 部門裡,他學到了很好的經驗,特別是在和球迷、客戶交談的過程中,他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球隊賣的不僅是球票,還有experience (經驗、體驗)。第一年後,Wayne 以第二名「畢業」,並且順利地留了下來。因為優秀的業績,主管認為 Wayne 可以繼續做 sales,他也因此繼續留在了 sales 部門。
04 在紐約大都會棒球隊針對亞裔市場做行銷
雖然是同在紐約的兩支 MLB 球隊,New York Yankees (紐約洋基) 是老牌勁旅,而 Mets 是更為年輕的球隊,所以整體風格也會不同。要和 Yankees 競爭,就必須走出去,去社區宣傳球隊、去交流、去找到自己的目標市場。
Mets 的主場,CITI Field,距離法拉盛很近,那裡中國人很多,但是中國人不太常看棒球。為了吸引紐約中國人這個龐大的群體,Mets 會送免費的球票,在法拉盛舉辦新年遊行、嘉年華、派吉祥物過去和大家狂歡,還有購買法拉盛的廣告板。
Wayne 分享到,目前 Mets 針對紐約華人的策略就是從法拉盛的小學開始,讓華人小朋友從小就能接觸棒球,對棒球瞭解並開始產生興趣。球隊還開設了讀書計畫,鼓勵學生們讀課外書,例如看了多少書就可以和大都會換球票或紀念品。同時,合作的學校可以選一些 top students (優秀學生) 在球場接受觀眾的表揚,或參加球隊記者會。Mets 透過這樣的方式和華人社區建立關係,也收到了滿好的成效。
除了與華人社區建立聯繫,Wayne 也很努力地把亞洲文化帶進球場。台灣日就是 Wayne 自己一個人在球隊發起的主題日。他希望把台灣日做成大都會球隊最高級別的主題日,利用大聯盟球隊這個平台,向美國展現台灣的觀光和文化。他會想到很多 ideas,然後聯繫台灣的商會和社團合作。合作的十年間與台灣商會和台灣人社團建立了很深的默契,獲得了許多大的支持。台灣日成為了 Mets 非常振奮、開心的活動之一,Wayne 也很感謝紐約台灣人和社區的支持。
球迷對於台灣日的回饋非常的好。台灣日在網路上、行銷、PR上回饋都非常好。去年總共有 700 個台灣人在主題日進場看球,是史上第二高的進場率。第一高還是王建民還在打的時候,當時有 1000 多人入場。今年 500 件的特製球衣也是瞬間秒殺,但很可惜的是因為疫情,台灣日不得不被取消。在聯盟停擺之前,500 件特製球衣售罄,多加的球衣也是被秒殺,出售總數突破 1000 件。原訂於八月底的主題日,二月時票就賣光。球隊發現這個主題日做得非常好,是個很特別的現象,常在會議上對此現象表示驚訝。華人願意進到球場看球,也讓球隊發現亞裔這個市場很好發展,因此球隊也願意投入成本去吸引當地亞裔市場。
而對於海外市場,美國球隊一直希望能打入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的市場,因此在亞洲市場有下很多的功夫。但是因為制度不同,行銷模式與深入民間的方式也不太一樣,所以會有很多阻礙。目前,MLB 在中國有辦公室據點、棒球訓練學校、訓練基地、商店等等。由於海外市場統一由大聯盟統籌,所以所有球隊海外業務都需要透過大聯盟去做。因此對於球隊來說,海外市場商業的發展會有比較大的限制。
05 行銷模式需要彈性調整
對於球隊來說,雖然每一場比賽都是棒球比賽,但是每場比賽都是不同的 show,帶有不同的行銷方式,例如週末和平日賽事的行銷方式就會不一樣,球隊每個賽季也會舉辦許多主題日來帶動現場氛圍和球票的銷售。除此之外,紀念品是吸引球迷進場一種有效的方式。根據 Wayne 在 Mets 的經驗,紀念品的推出能讓球票迅速售出,特別是限量版紀念品。Mets 每一季都會有很多不同的 bubblehead (搖頭娃娃),最吸引粉絲的是聯名的 bubblehead,例如和 Marvel 合作,或者和其他當地球隊合作。New York Jets (NFL隊伍) 就是其中之一,當時 Mets 還邀請了 Jets 的啦啦隊,為棒球賽事帶來不同的氣氛。
Mets 一直緊追 Yankees 的腳步。Mets 的行銷部門和 Yankees 不一樣的地方是,作為年輕的球隊,球隊有更寬鬆的創新環境。員工有如果有新的想法,球隊也願意讓員工去執行不同的想法,讓員工去嘗試新的作法。如果今年做不好,之後再做調整就好。
當球隊戰績不好的時候,行銷人員壓力就會很大,需要思考如何在戰績不好的情況下進行高效的行銷。一般來說,行銷部門就要推出吸引球迷入場的「其他因素」,例如紀念品 giveaway 或主題日,來拉動票務銷售。當球隊舉辦明星賽、進入季後賽,戰績很好的時候,行銷的方式又會有很大的不同。有大球星、明星賽、季後賽的時候,球隊就有更多的行銷籌碼。這時球隊就可以利用優勢,提高票價、制定不同的季票。球隊的行銷是需要彈性的。行銷部門雖然無法控制球隊戰績,但是可以改變策略應對。
問到 MLB 和中華職棒行銷方面的不同時,Wayne 也分享到他認為目前兩個聯盟間差距較大的是 social media (社群平台) 方面的發展,美國的體育聯盟和球隊花很多時間在經營 social media 這塊。今年因為疫情,中華職棒成為世界為數不多開打的職棒,這個時候國外的棒球迷只能選擇看中華職棒,而中華職棒也突然成為了世界關注的聯盟。但是因為中華職棒 social media 上的英文版本沒有很好,因此和國外的球迷無法有太多互動。不過在新媒體的時代,中華職棒也慢慢地把 social media 這部分做了起來。希望藉由這次疫情,中華職棒能更加國際化。
06 美國職業球隊的工作風格
美國球隊的分工很細,部門的員工不會去做別的部門做的事情。例如,sales 就是做 sales 的事情,marketing 就是做 marketing 的事情。在上一篇的分享中,Wayne 也有提到美國辦公室對員工的要求是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好了,但是因為對其他部門的不瞭解,也會降低工作的效率。因此球隊開始透過舉辦活動來幫助員工去瞭解不同部門在做什麼,來達到 team building。相互的瞭解也促進了部門間的合作和溝通。
Wayne 在分享中提到,他的同事喜歡閱讀運動相關的書籍,然後在辦公室進行討論。要融入辦公室和與同事間有共同的話題,Wayne 建議大家也多讀相關的書,並關注運動商業的時事,可以訂閱 Sports Business Daily/Journal。這樣就可以知道體育圈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和同事聊天討論,向球隊做 presentation、跟客戶溝通的時候,也能藉此展現自己的專業。
Wayne 認為無論你是想進入運動產業工作的學生,還是想進入美國大聯盟的亞洲運動員,都要保持樂觀、開放的態度、去接受美國的文化。因為美國的球隊、辦公室都希望員工和球員可以給球隊帶來良好的氣氛。在職場上打拼實力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而 Wayne 認為運氣是源自於你和球隊、教練之間的關係。
最後,非常感謝 Wayne 為我們分享了這麼多他在職場打拼的經歷,給想要進入運動行業的學生提供了很多經驗、信心和鼓勵。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陸續為大家帶來更多運動圈前輩的經驗分享,為大家帶來更多運動留學、工作的資源。
歡迎閱讀 Wayne 的另一篇文章:Sports Talk with Wayne Wang | 把興趣作為職業,一步步走入大聯盟職業球隊
GATE Education Program 兩大服務
- GATE 學院講座課程:
- 邀請運動產業前輩及學界教授擔任講師,探討實務案例、培養進入職場所需的專業知識,提供想進入運動產業的學員,與講師交流及討論的機會。
- GATE運動留學:
- 幫助想出國唸運動相關科系的學員,或是想靠著體育績優成績申請獎學金到國外留學的學生運動員達成理想目標。
GATE專欄所有文章內容版權為GATE Sports Agency 門運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項目諮詢、內容轉載、商業合作請郵件聯繫 in**@ga**************.com 。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