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xels-victor-freitas-703016

非相關科系跨足運動健身產業研究所必學的五件事 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運動生理師|Sports Talk with Bruce Lin

非運動相關科系該如何進入運動產業呢?」如果這是你心中的疑問,那麼接下來的內容你絕對不能錯過。Bruce Lin林佳佑自ASU(亞利桑那州立大學)Exercise Physiology(運動生理學)碩士畢業後學成歸國。現於JOHNSON FITNESS喬山健康科技擔任課程顧問。在學期間有在系上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以運動生理師的身分任職於醫院的經驗。你一定很難想像Bruce大學就讀的是財金系,曾經是位銀行行員。Bruce從大學到研究所跨足兩個天差地別的領域,甚至大學畢業後直接挑戰難度更高的出國留學。

「整個大學渾渾噩噩,不斷的補修,畢業時GPA只有2.5。(申請國外研究所GPA達3以上較安全)」Bruce坦言,大學選到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因此過得相當痛苦,儘管畢業後到銀行上班,在外人看來可說是一份能不愁吃穿的工作。Bruce仍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勇敢追求心之所向。

體適能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縱使疫情讓健身房被迫暫停實體授課,卻也開拓了線上教課的另一個市場。Bruce看準了產業發展前景,加上發現自己其實喜愛教學,於是啟程前往美國進修運動科學相關專業。

對於先前沒有運動生理學相關學位及學識基礎的他,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Bruce分享了跨領域到美國攻讀運動生理學碩士必學的五件事!此外,更告訴大家該如何‘’Transfer your knowledge into skill.‘’將習得的知識應用到職場上。

一、慎重思考 做足功課

為什麼會選擇到國外而不是留在台灣呢?Bruce坦言,在美國學習運動產業實際上比在台灣還要扎實許多。 此外,Bruce也給予忠告:「做決定前一定要謹慎思考。」問問自己,這個學位是否必要?拿到學位能帶給自己什麼幫助?若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且正向的,那就去做吧!

下定決心前往美國唸研究所,第一個面臨到的問題就是哪一間學校才適合我?以運動科學為例,在美國的研究所運動科學相關科系大致可分為四大領域: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肌力與體能訓練)、Health management(健康管理)、Exercise Physiology(運動生理學)以及 Kinesiology 肌動學。即使系名相同,每一個校系專注的項目也會有所差別,課堂內容、研究取向也可能有差異。Bruce認為了解其中相異之處最快速的方式有二:第一,到校系官網把在學期間的修課內容比較一番。第二,看系上教授的研究取向。從這兩個方向下去做功課,不僅能精準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Bruce也說,還好自己當初有這麼做,才沒有重蹈覆徹,也少走很多冤枉路。

想知道還有哪四件必學的事嗎?

分享這篇文章

接受挑戰立足大聯盟球隊,在大聯盟球隊做行銷|Sports Talk with Wayne Wang

Wayne Wang,2003 年高中畢業後就來到美國,進入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的 W.P. Carey School of Business,就讀 Marketing。Wayne 雖然沒有在大學就選擇讀運動管理相關科系,但是一直對運動產業非常有興趣,在打工和實習上也選擇了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領域。在大學期間,Wayne 還沒有決定一定要往運動產業走,只是覺得如果把興趣當作職業也不錯。但是也是因為興趣,Wayne 積累了很多運動領域的經歷,幫助他進入美國運動產業,也成功立足於大聯盟球隊。今年是 Wayne 在 New York Mets(紐約大都會隊)工作的第 10 年。

那些運動教會我的事|Sports Talk with Tica Lin

Tica Lin 林滿新目前於美國哈佛大學就讀 Computer Science 博士班,在開始讀博士班之前,Tica 曾在 VISA 和 NBA 球團 76 人裡擔任互動設計師 (UX designer)。在 Tica 撰寫的 Medium 文章系列【我在 76 人的日子】裡,Tica 講述自己在球團工作時的經驗。而今天她要和我們分享她這一路的心路歷程,還有自己對運動的熱愛如何在她的求學求職歷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在沒有運動相關學位的情況下在運動產業找到工作,以及如何將自己的專業和運動產業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