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887

自信,是一種態度 | Sports Talk with Wendy Guan

在去年國泰NBA 3×3捲起一陣炫風,就算你沒看過她,一定也聽過,她是Wendy Guan 管婕耘,就讀於NCAA女籃三級學校密爾瓦基工學院,疫情的關係目前休學,去年三月回來臺灣,這一年的時間,她用她擅長的「籃球」體驗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一起來看看Wendy在這條道路上不一樣的經歷吧!

「選擇打球這條道路」

父母工作的關係,Wendy從小跟著一起搬到廣州,就讀當地的國際學校,對籃球的興趣也從那開始,國三那年暑假,參加了IMG Summer camp,不同於一般的營隊,這讓她實際體驗學校的生活,,從設備、訓練方式等方向切入,讓她意外地打破了對籃球的既定印象。

營隊的教練(也是Wendy高中的教練)當時告訴她,以她的能力在美國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與家人討論過後,決定前往美國打球跟唸書,驅使她去海外唸書的最大動力在於,「美國讓運動員也有可以讀書的空間」,假如高中唸完,沒有想要繼續打球,還是能夠以課業申請大學,提供學生運動員的未來生涯規劃上協助。

Wendy與她的高中教練Deronte Polite

「學生運動員的本分」

高中唸的是IMG Academy體育學院(類似於臺灣的體育大學),全校都是體育生,但學校並不會因為你是運動員而有差別待遇,因為學生的本分就是唸書,把書唸好才是最重要的事。

高中的生活,一天會分成早上訓練,下午唸書,訓練僅佔半天的時間,一天練三個半小時,有團練,重訓跟體能,球隊的體能教練會幫助球員做恢復,這對球員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美國的訓練制度與設備很完善,除了一般的訓練之外,也提供心理素質的訓練以及指導球員如何安排自己的飲食課程等。

一開始去IMG的時候,Wendy幾乎沒有什麼上場時間,唯一能做的只有將自己準備好,一有機會才能好好表現,過程中最難適應的是訓練的強度,因為身邊都是國家隊或是準D1球員,身高、訓練都比不上,當時Wendy發現自己在場上的智商跟傳球比較好,為了彌補先天條件的不足,每天早上,她都會花一小時做自主訓練,休賽期間,他也會花時間跑體能、投投籃。

在球隊,教練不會列一堆規定要學生遵守,你必須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高中球隊訓練時間也不多,但強度相對很高,較難克服的地方在於,即便訓練很累,也要顧好課業,Wendy特別提到,在學校也可以修一些銜接大學的課程或是自己有興趣的課程,以做未來大學學分的抵免,通常上完課是六點,休賽期間會自己去跑體能,再回到宿舍寫作業。

Wendy與他的高中隊友們
Wendy與他的高中隊友們

「每個人都必須找到可以讓自己往前的動力」

記得高中的教練說過「自信是要努力爭取才有辦法得到的。」自信不是與生俱來,一定要做好很多準備,付出很多心力,才能建立,過程中,也是需要很多助力,像是高中的隊友、朋友都是自己很重要的陪伴,每天與室友的早起投籃,因為有他們一起努  力著,感覺不是只有自己在孤軍奮戰,因此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辛苦。

自己要努力去實踐想做的事情,不要只有想,不然永遠不會發生。」Wendy一直告訴自己。

與教練Deronte Polite一家人
一路上支持著Wendy的家人

「申請美國大學」

因為對理工科有興趣,Wendy 大學選擇唸密爾瓦基工學院機械工程,雖然是小學校,但以機械工程來說,排名算不錯,在小學校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生數量比較少,不用像大學校幾百人一起上課,如果有問題,也比較容易找到老師或教授。

在美國,不管是什麼運動,每個層級競爭都很激烈,成績很好的學生隨處可見,但要找到課外活動豐富,又有自己想法跟興趣的,少之又少,高中球員能打到NCAA的數量大約只有3.5%(以打籃球來說),每個球隊也有規定的訓練時間,不過練球時間相對比高中少,例如:每週只能練六天球,每次兩小時。高中與大學的層級落差蠻大的,大學球隊體系比較完善,球員也比較有經驗,高中是體育學校的關係,老師通常都蠻體諒學生,但在大學,不管你有沒有參加校隊,在規定期限內就必須繳交作業。

休賽期間,學校也有規定教練不能跟球員在球場,也不能練球,要規劃自主訓練,或找隊友五打五,這時候時間管理變得相對重要。

Wendy在NCAA的例行賽

在大學,你能夠完全安排自己的時間,除了校隊之外,還可以選擇參與系隊、俱樂部,或是自己有興趣的社團,例如:學校有工程相關的社團可以參加、也有電機科系的專業組織,透過這些社團,可以認識很多人,彼此互相切磋學習,還有幫助大學生未來就業的社團,像是寫履歷、模擬面試等等。

有這麼多時間,Wendy當然把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打球之餘,也培養其他興趣,喜歡攝影的她,拍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學校的座談、活動、演唱會等等,她也曾在學校體育部打過工,身份的關係,國際學生只能在學校打工,因此可以接觸到很多不同的領域,,多方嘗試與體驗,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Wendy與她大學球隊的隊友們。
因為球隊贏球而興奮到模糊的Wendy與他的隊友們。

「繼續用籃球體驗生活」

雖然因為疫情關係,暫時回到臺灣,不過Wendy沒有浪費這段時間,他用「籃球」與她的「相機」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參與公益籃球訓練營、跟著輔大女籃一起練球,還體驗了臺灣的過年(高中以後就沒有體驗過了),她也喜歡拍拍影片,自己剪輯,對他來說這是一種樂趣,

GATE Education Program 兩大服務

  • GATE 學院講座課程:
    • 邀請運動產業前輩及學界教授擔任講師,探討實務案例、培養進入職場所需的專業知識,提供想進入運動產業的學員,與講師交流及討論的機會。
  • GATE運動留學:
    • 幫助想出國唸運動相關科系的學員,或是想靠著體育績優成績申請獎學金到國外留學的學生運動員達成理想目標。

GATE專欄所有文章內容版權為GATE Sports Agency 門運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項目諮詢、內容轉載、商業合作請郵件聯繫 info@gatesportsagency.com。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這篇文章

不用向別人證明什麼,只要做自己該做的就好! | Sports Talk with Henry Yeh

Henry Yeh 為邁阿密熱火隊(Miami Heat)球探,主要負責美國東北部大學及熱火隊發展聯盟 (Sioux Falls Skyforce)的數據分析及球探報告。Henry 擅長影像分析及數據分析,他除了是熱火隊的球探外也是 WNBA 西雅圖風暴隊(Seattle Storm) 隊的球探及情蒐分析師。Henry 雖然不是球員出身,但憑藉著對籃球的熱情,成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我們一起看看他究竟做了什麼吧。

為服務人群踏上研究之路 Anita帶你一窺台美運動防護體制全貌|Sports Talk with Anita Huang

想出國留學但花費無法負擔怎麼辦?想出國念運動防護要具備什麼能力?已經在台灣考取證照可以直接到美國工作嗎?非相關科系畢業有什麼管道可以出國唸研究所嗎?臺灣與美國的運動防護產業有什麼差異?Anita自2013年開啟了留美之旅,在美國運動防護產業歷經八年的學習與研究,她同時在臨床工作與學術研究間反覆鑽研,Anita都將上述疑問,結合幾年來去美國走一遭再回到臺灣的所見所聞,逐一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