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食新聞的洪流下,運動專欄文章該如何定位?
根據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在2022年針對國內民眾進行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民眾獲取新聞及新資訊的管道來源已和過去有了顯著的差異,傳統的電視媒體佔新聞來源的比例只剩不到四成,紙本報紙及雜誌甚至只佔了1.77%。
在這個社群媒體、Youtube、Podcast、數位平台當道的時代,多樣化的來源早以讓各式各樣的訊息充斥著人們的感官,甚至有人形容在新媒體時代的洗禮下,絕大多數的新聞都只剩下了短短幾天的價值,一旦新的話題崛起原先受關注的議題隨即乏人問津。
如此快速的變遷下,一篇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資料搜集、統整、訪談的運動專欄文章所留存的價值會是什麼?要如何在這樣的洪流下存活下來,又要怎麼使來去飛快的閱聽人駐足停留?
新媒體?舊媒體?
自網路普及以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新聞的產製者,再加上各種社群、數位平台的出現,「新媒體時代」儼然成為了新聞產業轉型最大的推手,但所謂的新媒體難道就只是將原先的紙本新聞進行數位化上傳到網路這麼簡單嗎?
以過去的傳統媒體作為比較基準,近年來的新聞媒體確實正在一步步淡化過去嚴謹的新聞學所定義的媒體作為第四權的公共財分際,人們逐漸體認到、也開始接受媒體是可以商業化經營的、是可以有更多元的內容的,從過去NBA之名記者WOJ快又準確的爆料一直到現今各家媒體每天都在挖掘的獨家報導,這些手法其實都是運用資訊的落差來搶佔先機、吸引讀者目光。
然而時至今日,在人手一機、大家隨時都能開直播的時代,單單把新聞數位化、放上網路平台早已不足以滿足人們對資訊的需求,新媒體時代下新聞應該秉持著更加關鍵的一項原則:實踐,如何開拓紙本以外更多如影音、Podcast、社群媒體等平台上的受眾,並且要和讀者形成直接的溝通交流管道,這才是新媒體時代給從業人員開出的新課題。
資訊與知識的均衡攝取
在資訊飛快的新媒體時代,更顯現出了在資訊與知識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資訊與知識即為新聞這個單一載體所要傳播的兩種意義,人們每天在網路上、影音平台上不間斷觀看的頭條新聞、獨家爆料等就屬於資訊這個類別,資訊就如生食一般,沒有過多加工、原汁原味;然而生食吃多了難免鬧肚子,這時候就需要經過細火慢燉、精心調味的料理來補充更全方位的營養,而知識扮演的正是這樣的角色,這也是一篇經過作者統整、內化所產出的專欄文章的價值所在,雖然不像資訊一樣快速方便,但卻能帶給讀者更多豐富的滋味。
舉凡美國職籃、XXL等知名籃球雜誌,他們的內容都包含了多篇經過深度調查、彙整所產出的專欄文章,提供讀者豐富的報導與深度對談,這樣經過雕琢的內容在新媒體時代顯得更加難得,也是不可或缺的,即便媒體走向數位化,這些有價值的報導也自然會跳脫紙本出現在不同的平台,以嶄新的方式出現在讀者的眼前。
新時代的自我定位
自社群媒體出現之後,人人都能成為報導者的時代已經來臨。靠著轉發、分享等功能,資訊的流通性使以傳播即時新聞為主的媒體從業者享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社群紅利,然而這樣的紅利自然會有燒完的一天,回溯到媒體產業的源頭,「內容」終究會成為被淘汰與否的關鍵因子。
因此,運動專欄文章的自我定位就顯得格外重要,即便看到各家媒體蜂擁追求最新、最勁爆的資訊,但專欄文章仍應站穩自己的腳步,既不加入一窩蜂向前衝的人群,也不故步自封,而是彷彿第三者一般,站在體制之上靜觀其變,僅守著以內容為導向的自我定位,隨著新時代向前。
GATE Education Program 兩大服務
- GATE 學院講座課程:
- 邀請運動產業前輩及學界教授擔任講師,探討實務案例、培養進入職場所需的專業知識,提供想進入運動產業的學員,與講師交流及討論的機會。
- GATE運動留學:
- 幫助想出國唸運動相關科系的學員,或是想靠著體育績優成績申請獎學金到國外留學的學生運動員達成理想目標。
GATE專欄所有文章內容版權為GATE Sports Agency 門運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項目諮詢、內容轉載、商業合作請郵件聯繫 info@gatesportsagency.com。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侵權必究。